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

第532章 朱棣:哭戏不会演,不知道常备胡葱吗?

揉着至今还隐隐发酸的腰眼,朱元璋重整旗鼓,回答最初的问题:“妹子,咱真没瞧不起女人的意思!”

“远的不提,咱有你这个贤内助,老大有常丫头持家,老四有徐丫头帮衬,就是咱大明亡国那会儿,还有个女将军为咱朱家拼死效命,咱怎么可能看不起女人?”

指着天幕,老朱话锋一转,

“咱是就事论事!”

“一国宗室,被杀得就剩一个孤零零的女娃,这国,还怎么复?”

“武曌之后,再无女帝,当真全是后人说的:武后一人断了女子帝王路?”

“也不尽然!根子在于,女帝登基后,那龙椅传给谁?”

“传给侄子?他上了位,第一件事怕就是把你从太庙里踢出去,还要挖你的坟,掘你的墓。”

“传给亲儿子?那你当初费劲巴拉造反称帝图个啥?图个名不正言不顺?”

“真想执掌乾坤、做一番事业,学宋朝的刘娥临朝称制不好吗?”

“发行交子、兴修水利、创设谏院、兴办州学,仁宗盛治有她一份大功。”

“史书夸她: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恶!”

“这评价,搁男皇帝身上也是千古明君了。”

“所以啊,咱只是论这事,女帝有亲儿子尚且如此麻烦,这天幕里,宗室死绝只剩一女,她还没后!”

“保她登基,等她龙驭上宾,这江山传给谁?”

“这不是话本小说,女子穿上男装,别人就认不出来了。”

“更不是唱大戏,女子粘上胡子,天下人就真当她是‘爷’了?”

“这事,瞒得了一时,瞒不了一世啊。”

“北魏那个元姑娘,她祖母胡太后谎称她是皇子,匆匆立为帝,年号武泰,大赦天下。”

“结果呢?”

“胡太后一看人心稍定,转头就宣布她是女儿身,立马废了,改立别人。”

“这皇帝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留下,就记作:元姑娘。”

“这还是宗室没死绝的时候!”

“天幕这情况,宗室真就剩她一根独苗,她两眼一闭,谁来继位?”

“她跟大将军生个儿子立为太子?”

老朱摇头,“那还不如大将军自己黄袍加身,立她为皇后,一样是她的血脉继位,还名正言顺得多。”

“她娶个妃子,让大将军借种,谎称龙种?”

老朱冷笑更甚,“纸能包住火?”

“大将军的政敌都不用揭穿皇帝是女的,光凭秽乱宫闱这一条,就能把他名声搞臭,弄不死他,也让他比曹操董卓还臭。”

“何苦来哉?”

“所以啊,最干脆的法子,就是大将军自己称帝,再造乾坤。”

“娶前朝这位孤女郡主为后,生子立为储君。”

“忠义、天命、法统,全齐活了!”

“何必绕那么大个弯子,搞什么女扮男装的把戏?”

顿了顿,老朱指着天幕补充的背景,眼中精光闪烁:“妹子,你再细品这背景。”

“百姓离心离德到能坐视义军把宗室屠戮殆尽,这得是多深的怨气?”

“可你再瞧这位手握重兵、割据北方的大将军,治下民生安乐,百姓幸福。”

“嘿,这怎么看,都像是这位将军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?”

“暗中煽风点火,纵容甚至引导乱军把前朝宗室杀个精光,永绝后患。”

“再以救驾之名起兵平叛,最后发现仅存的皇子竟是女儿身,顺理成章纳入后宫,自己登基称帝。”

“嘿,里子面子,忠奸善恶,全让他一个人占全了,这才叫高手!”

马皇后被丈夫这番厚黑推论逗笑了,嗔道:“你这老倌,尽是些歪理邪说!”

“歪理?”朱元璋眼睛一瞪,“妹子,这叫洞悉人性。”

“但凡有点脑子,都得往这上头想,这可不是咱瞎琢磨。”

“哦?人性?”马皇后捕捉到关键词,凤目微挑,反将一军,“那你也认同《竹书纪年》里写的那套了?”

朱元璋想也没想,断然否认:“那不能!”

“《竹书纪年》,是春秋战国法家之徒,为了兜售他们那套人性本恶、严刑峻法治国的私货,故意编造出来污蔑上古圣王的。”

《竹书纪年》,自西晋出土以来,历代高层皆知其中颠覆性内容。

历代推测,其成书年代正值诸子百家争鸣之时,与《论语》等典籍为同一时期,甚至更早。

虽然早,但它只能是假的,也必须是假的。

它是人性论的信徒,炮制的寓言故事。

诸子百家为了阐述自家理念,这样的事没少干。

如同宋国人在诸子寓言中总扮演蠢角一样。

历史,终归要服务于当世的政治伦理根基。

尧舜禹的禅让,必须是和平、道德、高尚、光辉的典范。

然而,一旁侍立的年轻燕王朱棣,却小声嘀咕了一句:“可孩儿觉着,《竹书纪年》说的好像更在理啊……”

朱元璋闻声,并未动怒,只淡淡瞥了儿子一眼:“哦?说说看,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