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

第484章 李时珍:我讨厌谜语人!(第2页)

回到家之后,交好的官员们,还会选个良辰吉日帮他摆酒席。

无他,挨廷杖了,和娶妻、生子、高中一样,是大喜事。

这种时候,哪怕是和挨廷杖的官员不对付的人,也得捏着鼻子送份礼,最差也得嘴上夸两句。

但官员都以和皇帝作对为荣,朕怎么办?

千古圣君也好、绝世昏君也罢,都喜欢听好话,都喜欢忠心自己的人,都喜欢对自己说些其他人不说的真心话的人。

于是,密疏应运而生。

密疏是直接承给皇帝的,不署名,盖上银章封住。

而银章,是皇帝赐予的,每个人的印记都不同,只有皇帝才知道谁是谁。

这样你就可以对皇帝说些平时不方便说的话,比如给谁上上眼药、给皇帝表一下忠心。

不用担心传出去,坏了名声。

毕竟理论上,皇帝不可能把臣子对自己的私房话告诉其他人。

这是皇帝应该遵守的政治规矩。

当然,也有皇帝不讲武德。

万历:你在内涵谁?

万历朝国本之争,首辅申时行在外地,许国主持内阁事务。

许国和群臣商议以后,决定给万历上书,让万历给朱常洛办册封仪式。

因为内阁首辅是申时行,所以在这道上书中,许国将申时行写在第一位。

虽然没经过申时行同意,但是合情合理。

难道你申时行不同意立太子?

首辅申时行知道后,也无话可说。

但是他给万历帝上了一道密疏解释,大意为:自己在度假,啥也不知道,册立太子的事情皇帝您自己看着办,不要被那帮小人所影响了。

简单来说就是表忠心:我没参与讨论,他们上书没经过我同意,只是因为我是首辅,所以他们把我的名字写上去了,还写在最前面,我是忠心陛下的,您想立谁就立谁。

但是,这本密疏泄露了,闹得天下皆知。

天下大臣都是小人,只有你申时行是大人物是吗?

因为泄密,申时行的政治名声全毁了,只能上书辞官,灰溜溜的回乡。

那是谁将这道密疏泄露的呢?

打个简单的比方,明朝官员给皇帝上的字一般公文,就相当于工作群。

谁说了什么都是有记录的,大家都能看见。

但密疏相当你有老板的私人微信,可以和他私聊。

那除了老板,谁还能看老板手机呢?

抛开黑客,就只剩下老板娘和秘书。

但一般来说,工作的事,老板是不会让老板娘参与的,万历帝也不可能把官员密疏给后宫看。

那就只剩下秘书了。

但是,申时行密疏泄露事件,其中可能涉及泄密环节的太监,全都没有治罪。

秘书可以打着老板的招牌,欺负

但你泄露老板隐私,我想没有一个老板能够忍得了。

排除掉所有不可能,泄密事件只可能是万历自导自演。

他很可能是想学他爷爷,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,拉拢一派支持自己。

但是万历学了个四不像,直接把密疏捅出去,希望拉拢到和申时行同样想法的人。

但没想到朝臣不吃这套,没人敢跳出来。

不仅没拉拢到人,还把支持自己的申时行逼的辞官。

万历:皇爷爷也是这样做的,凭什么朕不行?

嘉靖:朕泄露密疏了?朕拉拢人支持是像你这样拉拢的?

嘉靖重视权术,所以他将密疏制度重新理了一遍,制定出一套新的规范,要求大臣们遵守。

嘉靖朝,有没有嘉靖赐的银章,决定了你的地位。

尤其是嘉靖母亲死后,嘉靖沉迷修仙,不上朝的几十年,没有上密疏的资格,基本也就宣告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。

所以,李时珍不明白,嘉靖赐自己银章的意义何在?

自己也没渠道去了解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,能了解的渠道无非百姓的说法和自己接触官员之后的了解。

这个方面,锦衣卫和厂卫比自己专业。

要说民间事,各地的锦衣卫、厂卫也比自己了解。

所以,给自己银章的意义何在?

可惜嘉靖是个谜语人,李时珍冒着嘉靖暴怒的风险,再三询问,也只得到两个字的回答:“绍兴。”

什么绍兴?

绍兴什么?

是辽仁宗的年号?

还是宋高宗的年号?

难道是绍兴师爷?

正所谓:流水的县官,铁打的吏员。

又有民间俗语:吏奸似鬼,役滑似油。

绍兴师爷起于元朝,兴盛于明清。

流官到任,想要做些事,或者要求低一点,至少不被吏、役阳奉阴违,被他们架空,那就需要一名乃至数名师爷。

刚开始,做师爷的人来源复杂,并不仅仅是绍兴。

但是逐渐的,师爷基本成了绍兴的自留地。

因为江南文风昌盛、富裕,江南官员较多。

同时很多师爷要么是有功名,但是无法再进一步的士人,或者就是等待再进一步的士子。

以绍兴人为核心,以江南同乡为外围,师爷群体利用亲朋、师生或同乡、同职等关系,构织了一张大网。

随着日积月累,绍兴师爷名气越来越大。

大明朝的一半在皇帝(包含勋贵、外戚、藩王)和士绅手中,另一半则在官吏手中(清朝同样适用。)

而勋贵、藩王、外戚,家中都要请绍兴师爷,帮自己写公文、写贺表,帮自己规避法律风险,帮自己揣摩上意,帮自己迎来送往。

所以这天下,绍兴师爷占了近乎一半。

因为官员会将师爷安排在县衙帮自己做事。

有的几乎就是甩手掌柜,整天忙着和文人聚会扬名,除了上堂、接旨、和媳妇睡觉,其他事情基本全交给师爷做。

天下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,选师爷都会选择绍兴,即便启用同乡,也只能是其中之一。

因为上官的师爷是绍兴的,上官的上官的师爷也是绍兴的,就你搞特殊,不用绍兴的。

你是对绍兴不满?还是对我这个上官不满?

李时珍绞尽脑汁,也没想到自己和绍兴有什么关系。

唯一能和绍兴扯上关系的,无非就是曾经去过绍兴,游历途中帮几个绍兴师爷治过病。

陛下,总不可能认为就凭着这个关系,我就能打入进去吧?

想起后人的一句吐槽:谜语人滚出哥谭!

李时珍现在很想说一句:谜语人滚下皇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