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4章(第2页)

他发现母亲每次去村长家借粮食回来后都会红着眼睛,他知道那不是因为高兴。

他发现村里有钱的人家看他们的眼神总是带着一种优越感,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。这种观察让他过早地成熟,也让他的心里埋下了某种阴暗的种子。

狄浩七岁开始上小学,学校离家有五里路,每天都要走一个多小时。

那时候狄明已经十四岁,跟着村里的包工头出去打工了,家里的负担稍微减轻了一些。

狄浩在学校里很快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。

无论是语文、数学还是其他科目,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,成绩永远是全班第一。

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,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。

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却很复杂。

一方面,大家都佩服他的聪明,考试的时候总想偷看他的答案。

另一方面,他的贫穷又让他成为嘲笑的对象。

他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,鞋子经常开口,书包是用布缝制的,铅笔用到只剩一个小头还舍不得扔。

更重要的是,狄浩从来不主动与人交往。

他总是独来独往,很少说话,即使被问话也只是简单回答几个字。

这种孤僻的性格让其他孩子觉得他很奇怪,有些胆大的开始故意疏远他,甚至找机会欺负他。

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,狄浩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教室。

当他走到学校后面的小树林时,三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了他。

领头的是一个叫张强的五年级学生,他的父亲是村里的小卖部老板,在当地算是有钱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