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
第1225章(第2页)

陛下的最佳策略是,几个羽翼渐丰的儿子们斗争,等两败俱伤后,他出面收拾残局,稳定人心。

太子的希望是,他能一网打尽父亲和弟弟,自己过上大权独揽的好日子,不必担忧太子之位能否稳定变现。

齐王就更痴心妄想了,他想当黄雀,等父兄狗咬狗后,他能够渔翁得利,坐享其成。

都想得太美了。

这回李渊为了稳住功高盖主的次子,和东宫一派预料地分毫不差,私下果真拿太子位许了。

打发李建成去蜀地当亲王。

至于什么时候兑现?

唉,毕竟太子无错,岂能无端废黜?

李渊都给秦王举了隋朝的例子,杨勇是长子本来也是太子,结果被杨广各种苦心孤诣算计极致,硬生生地撬了走……

可惜下场不好。

贸然把嫡长子换掉,非明君所为。

秦王当时低头听着这个逻辑,很想抬眸反问一句,那么用人唯亲,赏罚不当,徇私偏袒就是明君了?

何况他和杨广怎么比?

他是堂而皇之的军功积攒,每一步走来都堂堂正正,没有什么小道和苟且,杨广呢?

灭陈也不过是挂帅,主要由副帅作为。

征高句丽更是把国都亡了。

只是他如今年岁阅历渐长,不再是小年轻了,他深知,是阿耶不愿意换太子,阿耶想继续制衡。

这次阿耶几乎把自己也捆到了对面,和太子齐王一块和他对付,太子无错只是借口罢了。

秦王心平气和地拜别了父亲,出了宫。

不过他的心情恶劣到了极致,满腹郁气都没地方发作,更不想落下话柄,传到旁人耳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