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
第1148章(第2页)

“小报罗某可是一日不落地看,河北安定,宋参军有大功呢。”罗三郎逮住机会拼命奉承。

他自问是个家世平平的,所以更要有眼力见,不然真想在城门站到七老八十?

这宋医师,显然非池中物,早巴结不会错的。

“话说……你怎么晓得有个宋参军?”如此大胜之态,张七郎主持的小报自然大篇幅刊登报道,炫耀唐军威武凯旋,这没有问题,当然他是个晓得厉害的,哪里会如实写上宋明洛三字?

明洛脑子清醒点后,略带狐疑地看向罗三郎。

后者显出几分做作的委屈,道:“是张校书某日透露的。”他可能后知后觉意识到了明洛不想大张旗鼓的心思,低声道,“娘子安心,罗某不会到处乱说。”

张校书?

可能是一路被北风雨雪吹坏了脑子,明洛反应了许久才想起张七郎在书信里和她隐晦提及的差遣。

好像就是什么校书郎?

“无妨。”

其实按照明洛本身的性子,她恨不得自己的事迹能传遍天南海北,为人津津乐道。

哪怕被骂她也觉得不错。

流量为王啊。

但……

说一千道一万。

问题出在郑观音这罪魁祸首身上。

东宫一日不倒台,她心怎安?

有了罗三郎的这番插科打诨,明洛对今后需要面对的长安局势有了更清醒的认知。

首先她适合继续潜伏着,韬光养晦,最好搬到城外住,决计不能出风头了,不然死无葬身之地。

其次要想方设法找出李秀宁可能丧命暴毙的原因,尽可能防患于未然,预防大于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