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1章(第2页)

外人不知道孙安丰给窦家的聘礼里,有没有附上自己写的文章。毕竟他虽会写几句酸诗,却远称不上才学出众。

而长安的风气,向来更尚武些。

若是新郎能在迎亲前露一手,比如射箭百发百中,或是亲手猎来一只大雁当聘礼,那才是能赢得满堂喝彩的真本事,比写几篇文章管用多了。

朱尔容是朱琼华的远房侄子,平日里与孙家往来不多,孙安丰此前甚至没见过这位“表哥”,也不知孙文宴夫妇俩是从哪儿把他寻来的。

一笔写不出两个“朱”字来,今日他作为母家人来为孙安丰压场子,也是宾相之一,这会儿也插了话。

“还有宴席,长安这边多是一日宴,从早到晚热闹一天就结束,江南却讲究三日宴。”

“第一日是女家宴,新娘家宴请本族亲友和女方宾客,展示嫁妆;第二日是正宴,夫家宴请双方士族亲友,席间不兴歌舞,而是以诗文助兴。”

“男方子弟均需作诗以贺新婚,若是作不出,或是作得不好,会被人笑话的!”

听到这儿,秦景和薛留都不由得挑了挑眉。

长安的催妆诗、却扇诗“为难”的只有新郎一人。

江南倒好,连宾相带新郎的兄弟子侄都得一起“交作业”。这要是遇上不通文墨的学渣,又偏偏亲戚多,每逢婚礼怕是要愁得夜不能寐,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
两人心里暗自庆幸,还好这场婚礼依着长安风俗办,否则颠倒一番,即便不需要窦家人绞尽脑汁寻章摘句,就足够激怒他们了。

朱尔容继续说道:“第三日则是邻里宴,在夫家宅外搭棚,宴请街坊邻居,菜品不用多奢华,但要热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