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第3459章
祝明月沉吟片刻,“我不担心他能不能立住,而是觉得柳二进京兆府这件事,本身就很奇怪。”
她虽然没在大吴跑过官,但柳家之前的一系列操作,无论是送柳恪入国子监,还是让他参选挽郎,都看得出来,柳家清楚这里头的门道,不该犯这种 “低级错误”。
哪怕柳恪的确表达过他想做实务的意愿,可怎么也不该落到最“实在”的京兆府。
这里头,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林婉婉轻叹道:“就算里头有猫腻,看柳家的态度,事到如今,怕是一时半会也没法活动,只能先认了。”
近来胜业坊的运势实在有些 “邪门”,最常规的改运办法就是——冲喜。
但现有的几家住户,都对此兴致缺缺,要么没心思找对象,要么没想着换对象。
既然没法 “自己冲”,那 “蹭喜气” 就成了众人心照不宣的选择。
毕竟沾沾别人的好运,总能驱散些晦气。
巧的是,眼前就有一对新人要办婚事,方便他们做法,不,表达祝福。
正是孙安丰和窦意意这一对无情但有缘的人。
虽然婚事订的仓促,但两边都是有根底的人家。
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无论嫁妆还是聘礼,早就置办得七七八八。
就算时间紧,两边的姻亲故旧一搭手,采买、布置、宴请的事很快就张罗起来,一场体面的婚事眼看就要成型。
这场婚事的规格本就不低,有左、右武卫两位大将军做媒,光是这阵仗就压过了不少高门婚礼。
可孙家也有个小小的 “短板”,族人大多在江南,留在长安的寥寥无几。
除了一位随孙文宴来长安的远房族叔,竟再没其他族人能来观礼。
为了不让窦家觉得孙家势单力薄,也为了撑撑场面,孙家便把主意打到了 “同乡” 头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