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第1663章(第2页)
暮色四合,巧手坊门口、村东的空地上、回家的土路边。岭南的老人们、妇人们,手里攥着孩子们用稚嫩双手挣来的第一份心意——一块腊肉,一匹粗布,一罐药膏,一双棉鞋……
这些物件粗糙、简单,甚至算不得贵重,却带着孩子们指尖的糨糊味、草药的清苦、煤球的乌黑,也带着万货楼明亮的灯火和喧闹的气息。
他们抬起手摸了摸孩子们,心里触动的很。
他们粗糙的手紧紧攥着这些微薄的礼物,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夕阳的余晖勾勒着他们佝偻的、微微颤抖的身影。
没有太多言语,只有压抑不住的哽咽,和顺着布满岁月沟壑的脸颊无声滚落的泪水。那泪水滚烫,冲刷着北境的尘土,也冲刷着心底深处那道名为“付出”的、习以为常的堤坝。
原来,被自己养育的、庇护的幼雏反哺,竟是这般滋味——心口被那粗糙的礼物硌得发疼,却又被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,烫得浑身颤抖。这片寒冷的北境新土,第一次让他们尝到了如此滚烫、如此陌生的回甘。
北境的天,说冷就冷。秋风一起,吹黄了田里望不到边的稻浪。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秆子,金灿灿一片,在秋阳下涌动着丰饶的光泽。
这景象,让岭南来的汉子们既熟悉又陌生。熟悉的是那铺天盖地的稻黄,陌生的是这田垄如此开阔平坦,一望无际,不见岭南梯田的层叠和山水的阻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