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第1584章
岭南的日头毒,晒得人皮肉发烫。可县衙侧门外临时支起的几顶大布棚下,却是人头攒动,汗味、尘土味混着各种山野气息蒸腾。季如歌坐在长案后,身边立着几个识字的衙役。案上摊开厚厚的账簿,墨迹未干。 “阿婆,您这三筐鸡枞菌,品相顶好,按昨日市价,一斤该是十五文。”季如歌的声音不高,穿透棚内的嘈杂。她拈起一朵菌子看了看,伞盖肥厚,沾着新鲜的泥,“给您算二十文一斤。”
满头银丝的老妇人猛地抬头,浑浊的眼睛瞪圆了,干瘪的嘴唇哆嗦着:“二……二十文?季村长,这……这使不得!老婆子晓得行情……”
“使得。”季如歌打断她,语气不容置疑,示意旁边的衙役,“三筐,过秤,按二十文算。钱现结。”
沉甸甸的一串铜钱塞进老妇人粗糙如树皮的手里。老妇人攥紧了,冰凉的铜钱硌着手心,硌得她眼眶发热。她张了张嘴,最终只是颤巍巍地鞠了个躬,用衣袖狠狠擦了擦眼角,挤出人群。
“下一位!山民李老四,金沙藤皮五捆!”
“金沙藤皮,韧性强,市价八十文一捆。给一百文。”
“下一位!渔户王二,新晒瑶柱两篓!”
“瑶柱个头匀称,够干。市价三百文?按三百五十文收。”
类似的对话在棚下反复上演。季如歌的声音平静,给出的价钱却像投入滚油的水滴,在人群中炸开一次又一次的低呼。
她收购的东西五花八门:深山老林里采来的珍稀药材、海边礁石上撬下的肥美生蚝晒成的蚝豉、妇人巧手编织的藤席草编、老匠人用沉水木雕出的笔筒、甚至还有山里猎户送来的几张硝制好的上好皮子……价格无一例外,都比市面高出至少两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