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章 一己私利
阮大铖猛地抬头,山羊胡上沾着的汗珠子甩落在地,他指着崔景荣鼻尖,声音陡然拔高:“崔侍郎休要混淆是非!百姓乃国之根本,若江南大乱,谁给朝廷缴漕粮?谁为辽东织甲胄?臣昨日收到苏州知府密报,当地织户已聚在玄妙观前,举着‘宁为饿殍,不缴苛税’的白布,再不退税,恐生民变!”
“民变?”户部尚书周显平从右侧出列,他这个月刚刚升任户部尚书,正想着怎么报答徐天爵的知遇之恩呢?
没想到现在就跳出来了一个,他脸上的皱纹里积着常年算计的精明,此刻却被暑气蒸得发红。他撩起朝服下摆擦了擦汗,冷笑道,“阮大人说的‘民’,怕是江南那些与东林党勾连的布商盐商吧?去年浙江海塘溃堤,臣请江南士绅捐银修堤,他们只推说‘年景歉收’,如今为免自家商税,倒肯拿‘民变’要挟朝廷了?”
“周大人莫要血口喷人!”东林党人、礼部尚书孙慎行须发皆白,此刻却气得脸颊涨红,他往前行了半步,腰间的玉带扣磕在金砖上发出脆响,“江南税赋占天下三成,近年水旱不断,百姓早已不堪重负!国祚艰难之际,正该藏富于民,而非竭泽而渔——难道崔侍郎、周尚书的眼睛,只看得见辽东的军饷,看不见江南的白骨?”
“孙大人这话就错了!”楚党党魁、太常寺少卿、中宪大夫吴亮嗣突然一拍朝笏,玉板与牙牌相撞的声响惊得殿角的内侍打了个哆嗦。
他本就生得干瘦,此刻脖子上青筋暴起,像条绷紧的绳索:“去年查抄江南籍贪污官员的家产,抄出的江南绸缎堆了半座府衙,那些可不是百姓的白骨,是某些为富商说话的人,富商勾结的铁证!”
“吴嗣亮你休要胡言!”翰林院编修侯方域年轻气盛,往前一站,青袍下的身子因愤怒微微发抖。
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脑门上,声音却清亮如钟:“那江南籍的贪官与我等何干?我们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为民,为的是大明的天下,为的是真天下的黎民百姓。
倒是楚党在湖广征收盐税时,每引多收五钱,那些银子莫非进了吴大人腰包?”
“黄口小儿敢辱老夫!”吴嗣亮气得山羊胡直翘,指着侯方域的手不住颤抖,“老夫在朝三十年,两袖清风!倒是你们东林党,拿着江南盐商的银子买官鬻爵,真当陛下看不明白?”
“够了!”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从一旁走出,今天的议题是减免江南商税,可不能让这些人给带偏了,最后再不了了之。
所以他身为东林党的领头人,自然要站出来说句话,年近七旬的人被殿内的热浪蒸得气喘,却依旧腰杆笔直。他目光如炬扫过群臣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皇极殿乃议事之地,岂容尔等如市井泼妇般争吵!”
“叶大人,此话有些过了吧?朝堂本就是议政之地,要是都不说话,那岂不是坏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