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 作品
第3374章(第2页)
路北方,终究还是被李达熠提了起来。
这绝非偶然之举,而是李达熠早有预谋、深思熟虑后的抉择。若非心中早有定数,她怎会特意致电路北方,细致入微地要求他将资料进一步完善,其实在那通电话中,已透着她对这份提拔的郑重与期许。
而且,也只有李达熠,通过侄女李丹溪,对路北方这些年来的历程了如指掌。她知晓路北方心怀家国,在基层工作时,一心扑在民生改善上,为乡村发展殚精竭虑;来到省里工作后,他同样历经诸多利益诱惑与艰难挑战,却始终坚守清廉底线,以刚正不阿之姿应对纷繁世事。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正直与清廉,让李达熠力排众议,将他提拔起来。
李达熠平日里并不戴眼镜,可一到开会需要念文件的时候,她总会把眼镜戴上。毕竟,她如今已经52岁了,视力大不如前,看东西有些模糊。
李达熠抬手扶了扶眼镜,而后缓缓开口道:“路北方同志今年42岁,正是干事创业的年纪!他虽然年纪小一点,却在多年工作中,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务实的工作态度!作为从镇里、县里,再到市里,省里这样成长起来干部,路北方深知民生疾苦,也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。而且,这么多年来,无论在哪个岗位上,这名同志始终奉行廉洁奉公的原则,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,始终坚守底线,不越雷池一步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群众的信任!我相信,若是路北方上来,定能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,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,为地方的发展,带来新的气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