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“分赃大会”(第2页)

他这番话掷地有声,清晰地划下了红线。

对于未来,张弛的要求很简单,南洋绝不能成为他穿越前的冷战中安南、棒子那样的东西方阵营对抗最前线。

维辛斯基镜片后的双眼眯了起来,张弛的直接和强硬有些出乎他的意料。

如此有恃无恐?果然,就像伊万诺夫说的那样,这位南洋国父对于此刻毛熊的外强中干,看的一清二楚!

他沉默了几秒,似乎在权衡。

钢铁大叔的战略重心确实在欧罗巴和东亚,东南亚除了安南北部那个已有基础的红色团体,其他地方的左翼力量确实是可以舍弃的筹码。

用这些筹码换取南洋在贸易上的合作,尤其是那些毛熊没有的“特种”技术和稳定的原材料供应,对战后百废待兴的毛熊来说,是一笔划算的买卖。

“张弛先生快人快语。” 维辛斯基脸上露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,“我国政府当然尊重南洋合众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我们乐见一个稳定、繁荣的南洋。关于您提到的原则…

我想,在坦诚交流的基础上,我们可以达成共识。具体的技术目录和贸易清单,我们可以让专家团队后续详细磋商。”

会谈的气氛从最初的试探变得务实起来。

双方都明白对方的底线和需求,接下来的讨论围绕着具体的技术转让范围,张弛刻意抛出一些冷战早期水平但比毛熊民用技术略好的“鸡肋”、原材料采购价格以及波斯油田合作的初步意向。

在波斯问题上,毛熊乐见南洋挤走约翰人,因为南洋相对那个死硬的、满脑袋对抗的丘首相显然更好说话。

而张弛则强调,在分成方面,可以细谈,但需确保油田的主权归属波斯。这样才方便他日后上下其手。

在讨论到技术转让清单时,维辛斯基指着一项“高效低毒疟疾防治药物(奎宁改良版)”的技术,略带疑惑地问:

“张弛阁下,贵国在热带疾病防治方面似乎颇有建树?这种技术…似乎不像是传统的技术?”

张弛面不改色,这是系统带来的新式技术,但他当然不能直说,于是一本正经地胡诌:

“副外长先生,南洋丛林密布,蚊虫肆虐。我们的士兵和工人在恶劣环境下作业,对健康要求极高。因此我们在热带医药研发上投入巨大,算是…特殊国情下的‘生存科技’吧。毕竟,健康的劳动力才是发展的基础,不是吗?”

维辛斯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。

会谈结束时,双方签署了一份初步的备忘录。

维辛斯基起身握手:

“张弛先生,您是一位务实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。恭喜您领导的军队在苏门答腊岛上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进展,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霓虹法西斯分子。接下来,希望我们的合作有一个光明的未来。”

果然,毛熊的情报不差,‘雷霆行动’才发动两天,登陆的1个陆战师,2个步兵师,1个装甲师,1个伞兵旅刚刚夺取了巨港城(之后改名为旧港)和港口及周围的油田区,毛子就知道了。

不过听这个意思,对于南洋进攻占领苏门答腊岛,毛熊至少是表示了‘不明确反对’的态度,这就很好了。

张弛微笑回应:“我也如此期待,副外长先生。和平与发展,是我们的共同目标。”

走出偏厅,张弛轻轻舒了口气。第一关算是过了。

之前的建国典礼,是用武力威慑,告诉毛熊南洋不好惹。

而现在,则用一些可控的技术和原材料,稳住毛熊,为南洋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缓冲空间,避免过早卷入大国对抗的漩涡。这笔买卖,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