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2章 咬下一块肉来
对于马周说的,李承乾倒是觉得也有道理。 可又道:“若是解决了五姓七望呢?”
解决五姓七望?
马周和公孙达吓了一跳,瞪大眼看向李承乾。
不会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吧?
回过神,李承乾看二人的表情,摆了摆手笑道:“孤不是那个意思,只是说,和五姓七望谈拢的话,政令不就能够实施下去?”
想要一次性解决五姓七望不难。
可中间出现差池,反而会坏事,逼得狗急跳墙,煽动农户造反,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。
呼~
听着李承乾解释,二人松了口气。
马周问道:“太子殿下有办法让五姓七望妥协吗?”
“办法倒不是没有,不过是妥协一些利益罢了。”李承乾微微摇头道:“孤手中这些造纸产业也不是说不能够让出一些利益。”
在李承乾的想法中,不能直接垄断市场。
长久了也不好。
一个行业还是要有竞争才好。
造纸和酿酒倒不是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。
嘶~
马周和公孙达再一次震撼的倒吸冷气。
“太子殿下的意思是,为了让五姓七望妥协,打算将造纸产业让出去吗?”马周蹙着眉问道。
一旁的公孙达也是有些纠结:“太子殿下,若是让出造纸产业,五姓七望倒是会妥协,可咱们这么久以来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?”
如今大唐纸的价格一压再压,好不容易让天下读书人能够用得起。
给了五姓七望,那不是代表着纸和书籍的价格又会回到原点?
李承乾也思考过这个公孙达的这个问题,抿着唇道:“努力不会白费,孤只是把造纸技术教他们,并没说要放手。”
“纸和书籍的价格肯定是要维持住,但也要有利润才行。”
“之前孤担忧的是五姓七望财大气粗,如今五姓七望不管如何财大气粗,孤也有底气与之抗衡不是?”
明白了。
马周和公孙达已经做了这么久生意,哪能不懂李承乾的意思。
之前是怕五姓七望打价格战,那个时候太子殿下的根基薄弱,打不起价格战。
如今太子殿下有大唐钱庄做底气,背后还有如此之多的产业,打价格战也不会怕五姓七望。
如此一想,倒不是不可以。
李承乾又道:“不止造纸术,那些香水和酒水都可以与之分享,还有那些码头。”
“孤听闻,倭国那边的码头招标有些困难?”
闻言的马周,有些惭愧的低下头。
“太子殿下这是我们正要和您商量,岭南那边一些的码头建造,加之江南码头也是拉了不少当地的商贾,如今倭国那边的码头,有些商贾不愿意投。”
“给出的理由是无空闲的银钱。”
也就是说没钱。
公孙达听后,眉头紧皱道:“太子殿下,恐怕他们不是没钱,而是觉得倭国山高皇帝远,他们投的钱,容易拿不回来。”
“毕竟倭国的战事刚刚平定,若是战事再起,最终倭国码头会不会被倭国拿回去也不得而知,所以这些唯利是图的商贾不敢投。”
总算是明白了,为什么倭国码头的招标停滞不前了。
李承乾撇撇嘴,也不能怪商贾唯利是图。
在大唐投他们肯定是义不容辞,可要是投去海外,能够投的商贾魄力肯定不小。
“既然如此,那么就大唐钱庄自己来做,有人愿意就投,没人自己也要干。”李承乾眼神坚定:“未来大唐会有更大的的战船和货船,如今的码头肯定是不行的。”
“喏。”二人明白李承乾的意思,拱手应道。
铁甲船一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,听闻大唐炼铁厂已经能够一高炉产出千斤生铁,恐怕铁甲船也快了。
这事传入百姓耳中或许觉得是异想天开。
铁怎么能做船。
可跟着李承乾的人,有些是无条件相信,有些人则是切切实实打听过可行性。
看商议的差不多了,李承乾便对二人道:“去和五姓七望那边联系联系,就说孤愿意将造纸、酿酒、香水等产业技术让出,若是他们愿意,那么就要支持朝廷政令传达到大唐各地。”
“要是成了, 这些产业技术便能够低价转让。”
嘶~
虽然已经知道这结果,不知道为什么,马周和公孙达还是有些肉疼。
虽没有大唐钱庄、大唐会所如此赚钱,可这些产业也是太子殿下起家的根本 ,如今技术转让出去,未来赚的银钱肯定会更少了。
“喏。”但二人还是应声同意了。
这是为了天下的百姓。
马周忽然问道:“那太子殿下打算让天下百姓耕种什么?”
种粮食肯定是不行了。
“这件事就要看司农寺了,每个地区情况不同,能耕种的东西肯定也不同,孤会让司农寺列出一个方案来。”李承乾道。
既然有人解决,马周也不多询问。
这件事确实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,还是需要靠朝廷才行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之后李承乾嘱咐了马周和公孙达二人几句,便送客了。 王泉送完客回来,愁容满面。
“太子殿下,真的要将这些技术都低价转让给五姓七望吗?”不知为何,有些肉疼。
李承乾挑眉 ,看向王泉呵呵一笑:“怎么了?舍不得?”
“嗯。”王泉轻声点头。
他可是知道,这些东西花费了多少心血。
甚至偌大的东宫当初都成为了工坊,如此一点一点积累起来。
没想到如今竟然要落入五姓七望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