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6章 城阳出生(第2页)

并没发现有什么奇特。

孙思邈道:“最近一段时日不少气疾的人服用此药,只能短暂的遏制,也就是发病时可用,但做不到根治。”

说到这里,他微微叹息一声。

“那就很不错了。”李承乾夸赞了一声。

气疾这种病根治?

想什么呢,一千年后都没办法。

也只是遏制和抢救用。

这样就很不错了。

周围的人都瞪大了眼,没想到孙思邈真的研制出气疾的药了。

孙思邈似乎没有被安慰道,而是说道:“这药皇后殿下一定要随身携带,老夫观察了百名患有气疾之人,发现他们气疾有所不同。”

“有的是干不了活,只要走几步就喘。还有就是花粉或者刺鼻的气味引起的,想必皇后殿下的气疾就是后者。”

这么一说,李承乾瞬间明白了。

长孙皇后走路什么都不受影响,唯独是一些接触不了花粉和气味。

“多谢孙神医了。”李承乾是衷心的感谢。

要是没有孙思邈,恐怕这种遏制的药物都很难研究出来。

孙思邈疲惫的笑道:“应该是老夫多谢太子殿下才对,这段时日老夫想通了,或许太子殿下所做之事才能真正的解决百姓病痛之苦。”

“最近老夫见识到了各种疑难杂症,都是慕名而来大唐长安医院的,甚至是一些孩子,老夫见惯了生死都看不了那些孩子受病痛的折磨。”

“从前老夫觉得行走天下救济苍生,如今或许想错了,行走天下救不了苍生。”

李承乾一愣。

这医院建好后,他就没有在意过,只是出钱而已。

没想到竟然会让孙思邈如此感慨。

确实。

名医就不该到处跑,而是待在一个地方,等着一些真正需要的人上门。

“孙神医说笑了。”李承乾也不叫老头了,而是真心的尊敬面前的大唐神医,笑道:“孤也只是想孙神医将医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,着医书,造福百姓。”

“哪怕不是大唐,老祖宗的医术也不该被遗忘,而且还要在后人不断的创新下,解决各种疑难杂症。”

“医学院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创新,不断的解决困难,然后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。”

“只要你孙思邈愿意这么做,孤相信大唐医学院能够传承千秋万代,哪怕是改朝换代,医学院也会一直传下去,因为每一个朝代都需要,不是吗?”

“后人也会给您立像,造碑。”

说到造碑,李承乾忽然道:“孤还想让孙神医能够提笔为大唐医学院写一段激励的话,让后世之人都能够警惕于心。”

刚开始孙思邈是要拒绝的。

但后面半句话,让他犹豫了,最终颔首道:“没问题。”

就在二人交谈之时,红秀忽然出来道:“太子殿下,皇后殿下让您进去。”

孙思邈也道:“老夫还有事便先离开了。”

“王泉,送孙神医。”

“喏。”

看着孙思邈背影离开,李承乾蹙了蹙眉,直到人影不见,才走进立政殿。

之前或许对孙思邈那种慵懒的态度有些不喜,虽然被誉为神医,但思维却狭隘了。

认为一本医书就能够救济苍生。

殊不知医书是医书,而真正能够救济苍生的是传承。

就算大唐没了,医学院的贡献也会被后世的皇帝看到,坚持传承下去。

就如儒家学说一般,传承千秋万代。

李承乾拿着小瓶子,看见长孙皇后脸色微微有些苍白,虚弱的躺在床上。

“承乾。”听见动静,长孙皇后微微睁开眼喊道。

“母后。”

李承乾上前,半跪在了长孙皇后的身旁。

“陛下,臣妾有些话想和承乾单独说.......”长孙皇后虚弱道。

闻言的李世民抿了抿唇,眼神警告了李承乾,随后便和侍女们都离开了。

长孙皇后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,抬手摸着李承乾的脸颊道:“承乾,长孙家出海一事,是不是你的主意?”

额......

这让李承乾有些愣神。

喊他就是为了这个事?

长孙皇后看李承乾愣神,便轻声道:“刚才晕倒前,脑中想的就是这一件事,承乾,你告诉母后,是不是你的主意?”

“不是。”李承乾抿着唇回道。

也是。

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从小相依为命,担心怕长孙无忌和长孙家出事也在情理之中。

同时李承乾也是有些自责。

明明没有到生产时间,如今却生产了,恐怕是长孙皇后担忧所致吧。

长孙皇后这才露出了微笑道:“那就好,承乾,不管如何,母后只是希望你别记恨你舅父,若是实在不想看见他,那就让他辞官归乡,好吗?”

“好。”李承乾重重点头。

不知道为什么,眼眶有些酸。

长孙皇后或许知道自己的身体,所以才跟自己说了这一番话。

“母后。”想到这里,李承乾立马举起了手中的小瓶子道:“母后您会没事的,这是孙神医特意给儿臣遏制气疾的药,这两年孙神医一直在研制此药,如今终于有了,您一定会没事的。”

看了眼小药瓶,长孙皇后微微一笑。

“好。”

或许实在是太累了,长孙皇后说着说着睡着了。

李承乾也没有打扰,而是将小药瓶交给了红秀,还叮嘱了一定要时刻带在身旁。

虽然知道这次没事,可看着长孙皇后越来越虚弱的身体,他很不是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