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4章 眼皮底下的天竺(第2页)

先取北天竺,大败阿罗那顺。

再灭中天竺。

阿罗那顺逃往东天竺,求得援军再战。

王玄策整顿兵马,一鼓作气,就要灭了东天竺。

国王“尸鸠摩”吓得魂飞魄散,备下厚礼,谢罪求放过。

这才免去灭国之祸。

据传。

王玄策大胜后,于恒河立下界碑。

碑文书云:

恒水苍苍,界分两邦,北属炎黄,南映佛光!

“陛下,若是囊日论赞和戒日王结盟成功,南北夹击。”

“泥婆罗铁定向我朝求援,真如此,我们该当如何?”

越王宇文盛指了指舆图问道。

“十皇叔公,雅隆部,泥婆罗,天竺皆非我朝附属势力。”

“他们不论怎么打,都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。”

隔岸观火,坐山观虎斗多好,何必趟这种浑水呢!

宇文衍嘿嘿一笑。

稍作停顿,又说了一句:

“我朝只帮自己人……”

何为自己人?

当然是归附天朝,成为华夏藩属国。

不过,这种关系还是不够亲近。

只有纳土归朝,直接加入华夏民族大家庭。

那才算是真正的自己人。

“嘿嘿,陛下,臣明白了!”

越王秒懂宇文衍的意思。

皇帝连万里之外的东洲之地都拿下了。

怎么可能放任眼皮底下的天竺游离在华夏版图之外!

吐蕃道在北,云南道在东。

由北向南,居高临下。

由东向西,虽说陆路艰难险阻,但有海路补充。

王玄策不到一万兵马便能纵横恒河南北,痛揍“五天竺”。

大周皇帝若是铁了心想要开疆拓土。

王师天降,绝对手到擒来!

宇文衍对越王,陈王,滕王三人展望了一番中南半岛和天竺大陆前景。

听得三位王爷眸眼发亮,一颗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起来。

……

光禄寺庖厨准备的佳肴菜品陆续上桌。

寺卿易太仲亲自把关,避免出现任何差池。

他负责皇宫膳食二十余年。

又在皇帝的指导下,学会了数百道菜品。

不论是炒菜、卤菜、煲汤,样样都是美味精品。

这些宫廷御菜能够传至民间,大行其道。

除了皇帝授意,也有他的一份功劳。

使得他在民间获得“厨神”的美称。

另外。

宇文衍把他丢进新军营地半年,减肥成功。

从一个肥头大耳的死胖子,脱胎换骨成俊朗大叔。

整个人感觉一身轻松。

和府上妻妾睡觉都生龙活虎起来。

可以说,皇帝改变了他的人生,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。

因而,他对天子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与感激。

若是有人胆敢对皇帝不利。

他定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,誓死守护。

两仪殿膳食厅。

撤去屏风隔挡后显得无比宽敞,摆上十数桌亦绰绰有余。

此刻。

大厅一侧,丝竹管乐此起彼伏,宫廷乐姬翩翩起舞。

华夏曲乐,源远流长,传承有序。

有缠缠绵绵雅致乐!

有气势磅礴破阵乐!

有高山流水知音乐!

……

全都是华夏百姓智慧的结晶。

亦是华夏民族璀璨文明的真实体现!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