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遗计,二

  看着一双双紧紧盯着自己的目光,曹操既是高兴,又是无奈。

  这些人,虽然效力于他,但是,严格的说,忠的不是他曹操。

  而是效忠汉室,忠汉之臣。

  这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点、弊端。

  天子在手,大量的人才汇聚。

  但是,可惜,忠的并不是他曹操。

  不论是袁绍、刘备、乃至孙权,和他曹操的情况都不一样。

  袁绍、刘备、孙权他们都是大哥带着小弟们打天下。

  小弟们只认大哥,从来不知道什么汉帝。

  但是,唯独他曹操不一样。

  麾下起码有一半是忠汉之人。

  这一刻,曹操隐隐有些明白郭嘉的意思了。

  不过,还有些想不明白,郭嘉为何如此孟浪?

  这是逼他做选择?

  内心悄然升起一抹疑惑。

  不过,刹那间的沉吟,曹操直接摇头,声音低沉,坚定道:

  “董卓、袁术,均为乱臣贼子,操为汉臣,又岂会学二人?”

  虽然是被郭嘉逼着表态。

  但是,这一刻,曹操也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。

  年轻时,“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”。

  任职洛阳后,严肃法纪,特制五色大棒悬于衙门,同时发布禁令“有犯禁者,皆棒杀之”。

  中年时,“欲为国家讨贼立功”。

  黄巾起义,被封都尉,参与剿灭黄巾,设置西园八校尉,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。

  他曹操还是一心为汉,心里想为国讨贼立功,并希望凭借战功得到封侯,当个征西将军,最后在死后,可以在墓碑上题字说:“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”。

  董卓制霸朝纲,祸乱天下,他曹操以身犯险,纵然刺董失败,被迫逃出京城,仍然在陈留举兵,并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,竭力促成会盟。

  众诸侯人人畏缩不前,他曹操却竭力追杀董卓,险生还死。

  他曹操被现实打醒了。

  形势变了。

  人心丧乱,愚忠不可取。

  以一己之力,又谈何匡扶汉室?

  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
  曹操内心也是复杂、忐忑。

  他不能改变袁绍、刘表、孙权等各路诸侯,他曹操能做的就是把这个汉尽可能的处于自己的掌控中。

  但是,这个汉,似乎真的到了王朝末路的时候了。

  人人有野心,他曹操自然也有。

  无疑,这是令人复杂的。

  从年轻时、到中年,他曹操所愿,以及人

  生志向,便是为汉臣,匡扶社稷。

  只是到老了,他曹操要去颠覆这个令自己执着一生的汉?

  曹操不知道。

  不过,曹操知道,就算是要颠覆大汉,也绝对不是现在。

  时机太不成熟了。

  学董卓,如董卓一般,祸乱天下,悍然践踏汉室?

  不,那绝对是愚蠢的行为,太过了,会被千夫所指。

  学袁术,如袁术一般,悍然称帝,颠覆大汉?

  那更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。

  当年袁术称帝,就遭到了天下诸侯的一致反对,他曹操还去讨伐,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之后,曹操就非常忌惮自己再犯这样的错误。

  袁术的例子就活生生在眼前呢,曹操心里不得不发怵。

  甚至,若称帝,可能不等各路诸侯讨伐。

  他曹操内部便乱成了一锅粥了。

  毕竟他麾下忠心汉室的文武太多了。

  无疑,不论是董卓,还是袁术,绝不是他曹操现在能学的。

  内部不少的忠汉之臣。

  外部群雄可能共讨伐的压力。

  自身实力也不太强,大汉十三州,他曹操才手握三州之地。

  以及自己内心年轻时为汉臣的意难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