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廿二 作品

第1217章 我们可不是说着玩的(第2页)

这是常浩南重生之后不久那会儿,从京航大学某个文具店里面随手购买的。

用来记录一些暂时还没有条件进行研发,但以后会有用的灵感或者想法。

他把本子翻开,在一张空白页的最上面写下了一行标题:

爆轰驱动磁流体发电——

磁流体发电的难度,至少90%都来自于如何产生足够速度和电导率的高能气流。

而脱胎于超高速风洞的爆轰驱动技术,则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。

当然,只能产生最多不超过0.01秒的一瞬间。

想要用在正常发电设备上属于痴人说梦。

但如果……恰好就是脉冲电源呢?

目前最主要的脉冲电源,是以电场形式储能的电容电源。

但电场储能对于大功率中间储能元件的性能要求极高,往往有着极其夸张的体积和成本。

以电容脉冲电源为例,要想达到100大会上对美国发起的舆论攻势。

至少在波迪看来,自己应该是没耽误什麽事的。

尤其这趟抵达镐京之后,负责接待的任炳达一改此前在英国时咄咄逼人的风格,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他。

甚至安排参观了镐发集团最核心的生产车间之一。

也就是给遄达900加工涡轮叶片的那个地方。

虽然这种走马观花根本看不出什麽一二三,而且其中很多核心工序还明显临时停工了。

但能让他进去,本身就是一个友好和互信的姿态。

总之,波迪此时的心态,还是颇为放松的。

“任,虽然我们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,但这还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你们的生产过程,说实话,非常出乎预料……”

上车之后,波迪对此行给出了颇为诚恳的夸奖。

“哪里哪里。”

任炳达紧接着坐到他的对面,谦虚地摆了摆手:

“跟你们这样的老牌企业相比,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。”

这话倒不完全是客气。

随着镐发集团近些年来水平不断提升,尤其是Ae1500/涡扇20立项之后,他愈发能够感觉到,尽管华夏在航发技术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绝活,但在硬实力的积累,尤其是生产和管理领域,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

包括这次和波迪的会面,也是遵照常浩南此前的安排,争取与罗罗合作,进一步补齐进入民用航发产业的短板。

一番寒暄之后,波迪还是架不住任炳达一直顾左右而言他,率先进入了正题:

“任,我记得你们在年初的时候发布过一个新闻,说是会在CAep6排放标准的基础上,再降低8%的巡航油耗,以及16%到30%的尾气排放?”

因为他刚才已经判断华夏方面大概率是虚张声势,所以这会也只是以闲聊的语气提起。

但任炳达听罢,却先是露出笑容,接着非常郑重地点了下头:

“没错。”
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