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4.虹脉炼丹(完):仙人指寿,虹脉立道......(第2页)
那是可能他们自己都没能察觉的本能。
这种不安促使傅长宁在第一时间开了口。
用的是传音。
“师叔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吗?”
紫阳真人这次没有拒绝回答,可能是失败这件事本身,已经代表了一些事,事实上,他刚发现那一刻,内心不是没有过挣扎,只是出于一个身经百战的炼丹师的经验,最快速度冷静下来,选择了合适的处理方式。
而不是放纵自己停留在暴躁和狂怒的情绪里,像个大猩猩。
“就是你之前提的那几种药的问题,天附子、芙明草和落元花相性相斥,无法凝丹,第一次差点出错,就是因为它们,但那时候我以为是不同时代和地方灵气浓度不同,导致丹方上规定的比例和现实有差距,自行做了调整。”
那是出于一个老道炼丹师的经验,在意识到问题的第一时间,做出的整改。
看起来问题都解决了,但刚才凝丹,巨大的相斥力传来,若非他控制及时,当场就要炸炉。
紫阳真人这才意识到大错特错,但事已至此,无法改变,只能叫同门帮忙疏散人群。
傅长宁低头,片刻思索后,快速传音。
“师叔知道两种天附子的差别吗?”
“自然知道。”
“落元花的毒性呢。”
“还要你说,包括芙明草的问题,我也清楚。”
“那为什么起初不知道这三者冲突呢?”
“哪怕都是炼丹师,每个人擅长的方向也是不同的,白首通途丹,已经许久没有人炼制成功过,是坐冷板凳的丹药,我刚好能炼,这次算是一次尝试。我也不懂为什么这三者会互斥,按理说不应该,初步猜测应该是漏掉了什么中和的东西,这次回去后我会重新和一众长辈讨论一番。”
传音交谈的速度是极快的。
傅长宁快速确定完所有信息,并在第一时间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。
“师叔先看一个方子。”
紫阳真人有些不明所以地接过她递来的纸,展开,随后,一直还在压制丹炉的火焰一抖。
“这东西你哪来的?”
“师叔不用管这个,只需要知道这里也有天附子和落元花,然后和白首通途丹的丹方对照一下,看有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可能。”
既然出现相似的炼丹材料,那白首通途丹要解决的难题,自然也是九转回春丹要解决的难题。
区别就在于眼力和经验,能否分辨出里边是哪几味药,用来解决了。
紫阳真人深深看了这弟子一眼。
“好。”
他甚至并没有看多久,傅长宁已经做好了等许久的准备,但实际上,紫阳真人拿着这张纸的时间,不超过百息,就已经丢开给她。
他取出了一个镶嵌紫红色宝石的储物戒,一个巨大的放着密密麻麻上万种炼丹材料的药柜,轰隆一声落地,其中八格同时打开,材料自发向他飞去。
随后,紫阳真人再次朝丹炉上空飞去。
经过他长达近半刻钟的压制,丹炉中原本已经变得极为不稳定,处在炸炉的边缘,又因为被丹火死死控住,呈现出一种难言的约束和萎靡状态。
上空的异象也忽明忽暗,时有时无。
直至此刻,他顶着巨大的压力,将这些丹液,再次打散,却又不至于溢出丹炉。
瞬间爆发的冲击,令他长吐一口血,那血落地,便化为无数火焰消失,正是一口精血。
紫阳真人动作却丝毫未停,在丹炉一次又一次嗡鸣的内部轰炸声中,下入新的材料。
重启炼丹。
天空的异象越来越淡,哪怕外边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劲,这似乎并不是要成功的预兆。
几个药宗真人更是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看看,按理说,这么长时间,足够处理好后续,把余波控制到最小了,怎么还没炸?紫阳和那两个弟子也还没出来。
但这时紫阳的传音传出来。
“不要进来。
还把两个弟子扔了出来,叫他们接着。
几人只好无奈止步。
这时,内部终于传来一声比一声明显的爆炸声,人群一时间,有种哗然又不出意料之感。
有人低声讨论,“炸炉了。
“还是出问题了。
“白首通途丹本就不好炼,也正常,只是前头明明还好好的……
轰鸣声还在持续响起,伴随着一些先前汇入丹炉的虹光,迸射而出。
远在另一处的老道君微微睁开眼睛,有些抱憾地捋了捋胡须。
“可惜了……
难得一次互相成就的顶级好事,他本有心成全,此人却自己不争气。
他正要再闭上眼,忽而,感应到什么,面色一变,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。
另一侧,九霄虹脉上。
有人察觉不对,那些回来的虹光似乎并不正常,反而如呼吸般,闪烁着一股强烈不稳定的光蕴,让人担心它们随时会炸开。
可就在众人警惕之余,它们到最后也没有炸,而是维持着这种状态,持续了近半个时辰。
那黑色阵法中的轰炸声,也这般响了半个时辰。
九霄虹脉上,这一刻,陷入了奇异的安静,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,也不好动弹和开口说话。
直到有金丹察觉元婴的气息降临,正要行礼,那元婴绷着脸一摆手,与此同时,前方的黑色阵法自高空大开,无数丹气在这一刻,与彩光同时降临。
华光当中,一老人拄杖而立,望向南方。
片刻后消散,只余十余枚泛光如玉的丹丸。
白首通途丹,成了。
天地在这一刻,与丹药中的灵韵隐隐交织,无数霞光翻涌而来,正值傍晚,火烧云仿佛要将一切焚尽。
一条彩色河流,忽而在半空浮现,彩光氤氲,蜿蜒向前,绵延千里,气蕴不断。
田野间,这一刻,无数人抬起头,怔怔着望着这条天上的河流,落下彩色光雨。
原本惊怒而来的老道君也怔住了。
他喃喃了一句。
“文曲照心,虹脉立道……
人消失在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