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噩耗从容州传来
出了崔府,崔夫人的话仍在温良的脑海中萦绕。
“我现在虽然被关在内院,但大哥忌惮我娘家势力,尚且不敢对我怎么样。”
她交给温良一封信,“好孩子,把这封信交给林州城开绣庄的齐员外,他收到信后自然会指点你该怎么做。”
崔夫人不是青州城本地人,若是温良没记错的话,林州城是崔夫人娘家所在的地方,而这开绣庄的齐员外,应该就是崔夫人的亲哥哥。
从青州城去林州城,最快也要三天,这一来一回……也不知道齐员外这远水能不能止近渴。
温良正在思考着,却听见崔安小声地说:“哎公子……你看……”
温良顺着崔安指着的方向看去,才发现街上的人不知何时多了起来。崔家米铺就在前面,门口挤满了想买粮食的人。
“上次米铺门口这么多人……还是闹饥荒的时候。”崔安拧眉想了想。“去年的收成很好,大家应该不至于这么缺口粮吧?”
近几日风和日丽,雨水充足,并不存在干旱的可能,百姓就更没道理大规模地囤积粮食了。
温良思索片刻,随手拦下一位步履匆匆的大婶。
“大娘请留步,”温良拱了拱手,温和笑道。“请问大家这么急匆匆地都是去哪儿?可是开始赶集了?”
谁知大娘连忙摆了摆手,焦急道:“这哪是赶集的时候!容州传来消息!说是可能打不过北狄人要退兵!咱们青州城与容州可就只隔了个林州!这要是真打起来了!咱们可不就也跟着遭殃吗!后生仔,你别问那么多了,赶紧的去准备口粮逃难去吧!”
大娘说完,就火急火燎地赶去崔家另一间分铺排队了。
崔安拉了拉温良的袖子,不安道:“公子,少爷……可不就是在容州?”
不止少爷,连生死未卜的老爷,也是在容州失去联络的。
朝廷的援军才去了多久,一向稳健的容州城……怎么就快失守了呢?
☆
回到城北,温欣和小玉也在往家里搬运粮食。
见到温良,温欣迫不及待地就告诉了他情况:“街坊们说北狄人快打来了,叫我们尽早逃难。可我总觉得事有蹊跷,便只跟着囤了些吃食。一会我们把这些搬去地窖,好能放久一点。”
在城中的时候,还只是说可能打不过北狄人,要提前做好准备。怎么到了城北,就演变成北狄人快打来了?这真就应了那句话,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。
温良哭笑不得:“这到底是哪里传来的消息?够夸张的。”
“我也觉得奇怪。”小玉说。“跟阿欣姐姐去卖粮食的时候,我顺便跟几个大婶聊了会天,好像是从春花楼那边传出来的……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在窑姐儿那喝醉酒,不小心说漏了嘴……”
青州城的知府是什么德行,大家都很清楚。
在其位不谋其职,总想着往自己的兜里捞油水。知府大人的原配夫人去世已久,现在最受宠爱的是他那小姨娘。这小舅子就是小姨娘的亲哥哥,平日里不学无术,专打着知府大人的名号干掐油水的事情。
连知府大人的小舅子都在暗中搜集粮食,再加上前线传来的小道消息,城中百姓哪还能不多想?过冬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,如果再碰上打仗的话……太平盛世,易子而食的过去不愿再想,大家可不得提前做好准备?
“我想起来了!”崔安“啊”了一声,拍了拍自己的脑袋。“我前几日在崔府见过知府大人的小舅子!贵叔还叫我别多看,免得冲撞贵客。说是大爷生意上的朋友……我还真不知道崔家何时跟他有生意往来了……”
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杂在一起,令温良忍不住皱眉。
崔大爷与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勾结,自然是受崔呈律的指使。所以,这青州知府,也极有可能是苏相的人。可温良想不明白的是,苏相与北狄人勾结是为了拥立二皇子,现如今二皇子都上前线了,再吃败仗的话,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?
难不成……苏相与北狄人闹崩了?
温良正想得出神,却听见温欣又“啊”了一声。
“难怪街坊们都在抱怨崔家米铺涨价了!”温欣埋怨道。“连陈年碎米的价格都翻了不止一倍!还总是散布小道消息说米仓存货快卖完了……简直就是在哄抬市价,渲染恐怖气氛!”
崔安听到这,不禁黯然神伤:“以往这个时候……老爷都会主动降低价格,让街坊们都吃饱饭……”
崔员外的仁慈是青州城百姓都看在眼里的,与现在这个大发国难财的崔大爷截然不同。
温良更有理由相信,当初崔呈衍“傻了”的时候,崔大爷的平庸是故意装出来的。
崔夫人的信还在温良的手里,林州城夹在容州与青州城之间,青州城尚且如此……那林州城的情况岂不是更糟糕?